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分享 > 正文

禅修分享 11.07 上午

〔醍醐〕醍醐

也可能是在今天上课前,我在「大般若经群」回答了一个师兄的问题的缘故然后前半段,一直都是在那个「无所有」的状态。

因为最近大般若经里讲的内容就是「无所有不可得、无所有不可得」……所以,即便是听着音乐,有的时候也试图念一些咒语,但是还是入在「无所有」的那个状态,一直是「无所有、无所有」……

然后又到「想受灭定」,也就是「灭受想定」待了一段时间。

后来音乐又起来的时候,一念间就想到了观世音老师,看到观世音老师无比巨大然后展开衣袖,的那个衣服,整个都是由无量的如来所组成,就好像百纳衣一样,一块就是一个如来,一块就是一个如来……这样拼接而成。

后来再细看,观世音老师的那个衣服的每一条丝线都是如来这些如来——无量的如来,编织成了观世音老师的衣服。

因为我们知道观世音,当年在本师住世的时候呢,也是为了凸显本师的这种至高无上,所以把自己由如来之位降了一下,降到了一个辅助性的老师的这个位次。

本师身边的很多弟子,当年很多的这些圣者呀,阿罗汉啊,其实都是其他世界的如来。

那么一个觉悟者成道的时候,无量的觉悟者来拥护他,都把自己的位次变低了来凸显本师而实际上观世音)本身就是如来,是「正法明如来」

而且不仅仅是「正法明如来」,在过去的无量劫里、无量世里无数世在各个维度、各个空间觉悟者(如来)——普度众生。

在有一世,释迦如来是观世音老师座下的苦行弟子,这个故事在《大乘庄严宝王经》里讲过,其实观世音本身就是如来。

那么在座的各位,有的师兄是修「观音法门」的。这个观世音老师,其实本人最初最初是男身的但是为了亲民和摄受众生的方便,经常化现为女身

那么女身的这个观音的形深入民心,所以一提到「观音」,我们都习惯性觉得是一位女性。

但是,如果我们念着「观世音如来」这个圣号去打坐,你会看到无量世,在不同维度、不同空间、不同时空里的无量的化现……其实,男子的身份也是很多的

当然除此之外,还有在其他的像畜生道——畜生道变成猪啊,小蜜蜂啊,小蚂蚁啊……利益众生,也很多很多,他在六道的各道都是这样。

那其他如来也是这样的,因为他越是如来,他越处在一个无分别的状态里这个无分别的状态,它就是没有高下之别,没有高下,并不觉得天道或者说净土一定是最好的那么饿鬼道、地狱道就是最差的因为他无分别的示现所以可以说,普遍整个法界,到处都是观世音如来

从观世音法身的角度看,就一切都是,没有一个不是

所以早晨在链接观世音老师打坐的时候,就说:「他身即我身,他体即我体」。就是一切众生的身形都是我的身形,一切众生的本体都是我的本体大家也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啊)

我们禅定如果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话,最上层的禅定,我们知道其实是「四空定」,以及「想受灭定」(也就是「灭尽定」)。

这个「四空定」就是「空无边处定」、「识无边处定」、「无所有处定」、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,这是「四空定」;然后上面还有一个「灭尽定」。

「四空定」加「灭尽定」,是禅定的比较深的层次那么这比较深的层次里,就是「无我、无相」的,什么东西都没有。

有的时候一下座,我们分享故事啊,节目啊,境界啊什么的,大家就盼望自己会出现点儿什么,其实有一些师兄,你在「四空定」里,你并不低啊

按禅定的层次来讲,在「四空定」或者在「灭尽定」的师兄,他入的其实比那种神通积极展现的那些定要强很多,从深度上要强很多。

那么我们之前也说,禅定有「有相的定」,有「无相的定」,无相的定就是「四空定」加「灭尽定」;有相的定,就是只要你入到定里面去,你的「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」,这些神通会积极地展现自己的内涵然后你会看到其他维度的东西,或者听到其他维度的声音,或者听到极远处的声音,然后可能会揣测到他人的心思,或者直接把他人的心思演绎成电影或者画面的形式,或者你去到某个净土……

这些有相的定都不错,因为这是我们神通妙用展现的地方但是并不代表说,我这一座什么都没看见,我就很差,我就业障很重,不是这样的。

大家一定要了解,禅定分「有相的」和「无相的」。最初你没入定的时候只有杂念,可能也没境界

就是在初禅的时候,很多师兄是没有境界的,最多有一些感受,就是,诶,我感觉身体无限放大了,或者我的头消失了、我的腿消失了,慢慢就进入到初禅这个时候其实没什么境界的。

二禅的时候,个别师兄会出现一点点光

但是有的时候本师也说,这个光的状态,证明我们在三禅

有师兄说听着「阿」音打坐,或者念着什么圣号打坐,一直在光里泡着,很舒服,那基本上是三禅

那么,「宿命通」的展现,以及「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神足通」,这些神通的展现,基本上是在四禅」。四禅是神通极其丰富的地方,也是我们最经常玩的地方,链接圣者基本上也是在这里。

但是,「物极必反,喧嚣过后就归于平静,这个「四禅」再往上走,就是「四空定」了嘛有的师兄身心寂静,他直接跨越了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直接就入到「四空定」的某一个定里,比如说:入到「空无边处定」,入到「无所有处定」,或者入到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。

也有的师兄,前面的几定全没经历过,就是四禅八定都没有,直接入「灭尽定」的也有这样的师兄,就是平常对于这个世俗兴趣就很淡薄,心如死灰,也有的就是很多世都修得了阿罗汉,所以今生一打坐,很容易再回归那个「灭尽定」的状态。

我们知道「灭尽定」也叫「想受灭定」,就是想法没有了,觉受也没有了,什么都没有了,可以说你的存在就像不存在一样,活着就像死了一样

而且这种死比死还要彻底,说一个人死了,他可能肉身死了,他的神识还是活跃的

但是「想受灭定」以及「灭尽定」,其实这是一个状态的不同名词,无论是叫它「想受灭定」、「灭受想定」还是「灭尽定」,这个地方的定,形容的就是你不仅没有身体,连神识也是没有的就是身心都是没有的,这个定是很深的。

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神通境界论胜负,谁的神通境界好,就觉得他修得是最高的,不是这样的啊,不是这样的。

但是呢,我们要是修久了,我们有相的定啊,无的定啊,都会经历

也就是说,有神通的不一定修得很圆满,但是「修得很圆满了,一定有神通」,这句话是可以讲的。

有神通、有境界的,或者神通境界很丰富的,不一定已经达至了很圆满的状态,因为有一些不修的众生,他也有神通,我们知道

尤其是像鬼道啊,修罗呀,天人道啊,一些仙道呀,魔呀,是吧?也有神通的。有神通,不代表修到了至臻圆满的状态但是修到了至臻圆满的状态,一定有神通,如果没有神通那是不对的,那是禅定中这个功课的欠缺还有没有打开导致的。

所以这样我们明确了解,禅定分有相的和无相的,你要了知自己处在一个什么状态,我进去了没有?我入到了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还是四空定还是灭尽定?

我入到了禅定没有,还是我一直就在门外徘徊?坐在这儿浑身疼,除了疼没别的感受。那么音乐的响起,有的时候麻痹我们对于痛感的觉知可能还舒服一点;音乐一停,有的师兄就觉得很难熬,是吧?

一放音乐又舒服点,因为它转移你的注意力了,再加上这个音乐自带光的加持,确实也会使痛感减轻。

那么我们在这里共修,昨天经历了一天,今天是第二天了。第二天了,我们再一次把「四禅八定」和「九次第定」也就是「灭尽定」再理一遍,让大家对于禅定的各个台阶有深入地、清晰地认知,然后以便判断自己处在什么状态。

我们知道,初禅叫「离生喜乐地」——离生,离的是什么生?妄念的生。其实有念就有三界六道,无念则无三界六道。

初禅「离生喜乐地」,离的是妄念的生,就是你坐在这儿,慢慢地心清净了,不起妄念了,哪怕只是一段时间,很短的时间不起妄念了,这叫离生,离开妄念的生——「离生喜乐地」。

那么平常起念,其实念头很消耗能量的,你慢慢地在这儿坐着,坐着……不起念了,心放松、放空,在松、空中不起念了,有一种怡然的、舒适的感受,本师形容为类似泡澡一样,很舒服。

你想想泡澡的状态,你一个人到大澡堂里泡澡,你进去那种舒适感……初禅就像泡澡,你进到了那个「离生喜乐」的状态,就是暂时对于这个相的世界有所远离了。

那么初禅,你真的开始泡澡了,泡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膨胀感,你的肉身和水交融了,融化了,肉身好像变膨胀了、变大了,是吧?

所以初禅,有的时候师兄们就说,,我感觉我飘起来了,飞起来了,或者我身体的哪个部位消失了……这是慢慢地入初禅了——「离生喜乐地」。

然后续泡澡泡下去,思维凝然不动,像定住了一样,叫「定生喜乐地」,这是二禅。在这种定中也是有喜乐的,很舒服。

然后继续放松地定下去,三禅叫「离喜妙乐地」,就是粗大的喜乐消失了,已进入到难以言喻的微妙的状态里……有一些实修的大德讲,如果你经历过三禅的快乐,你就不会再留恋男女之欲

因为这种离喜妙乐地,它超越了人类感官的基本体验,你开始切换维度了,你渐渐到高维去了……甚至你完全浸泡在通身彻体的光明当中,你不再是肉体凡胎了,你成光体了。

所以三禅的美妙叫妙乐,妙乐(它)是可以超越人类性爱快乐的地方——三禅。所以打座如果经常入三禅的话,对于世间的情欲也会变得淡薄——「离喜妙乐地

然后你继续打坐坐下去,光也消失了,妙乐的感受也淡了,然后神通出现了——你开始看到某个众生死了之后投胎到哪里,长什么样子,穿什么衣服,甚至叫什么名字,吃什么饭;然后死了又投胎到哪里……

无论是道家还是本师这边,在讲到宿命通的时候,跟天眼通有的时候是混合着的,就是他能看到过去,或者看到现在,看到未来,他能超越时空,这个宿命通和天眼通经常是混合的状态

看到过去世你跟谁是什么关系,曾经做过什么什么,后来又做过什么,你们怎么样地又相爱,怎么样地相互伤害……这些都看得到。

四禅这里,有的时候你会看到,诶,我来到了某个净土,周围都是圣者、觉悟者;也有可能,你会听到其他维度的一些圣者、老师讲法的声音,有的时候能见到他的像,有的时候见不到,只是听到了一句偈颂、一句法,这也是四禅,就基本上大规模的神通展现都是在四禅。

然后在四禅也是我们勘测法界秘密的地方,就是每一次你有新的发现,都会给你新的智慧,这是四禅,这是伟大的最好玩儿的地方。

然后呢,我们的定力醇熟了,有的时候对于看这、看那也失去兴趣了,往那儿一坐,心安寂静,就入到里去了。

有的师兄下座说,我什么境界也没有,什么也没看见,就是很空,我入到空里去了……那个时候,基本上他描述的可能是空无边处定

这个空的状态,就是到处是空,只有空,什么都没有,只有空——「空无边处定」。

然后在「空无边处定」这里待久了呢,本能我们的觉性会开始活跃,你就感觉我好像能识别什么东西,你的识别性开始猛利地起作用

觉得:我开始能识别什么,应该是这样的,然后好像到处在观、在找一样,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是你感觉我能识别所有,识别力超级敏锐,这是识无边处定

然后识别了半天又一无所有,又回归类似寂灭的空,这个是无所有处定。「无所有」的感觉,就是身心的消融,一切都消融,没有我们,没有觉知,没有外在,什么都没有,「无所有处定」。

然后在「无所有处定」这儿继续坐,坐久了呢,就好像物极必反,静极生动,意识心又有点儿活跃,好像要产生什么念头一样,但是又没有产生具体的什么念头,这个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】。

——好像要产生什么念头,感觉心没那么定了,没那么空寂了,但是又没产生具象的念头,没有想猪马牛羊狗,圣者呀,生活呀,亲人啊,爱人啊,孩子啊,什么都没想但是它又非绝对寂止,这是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。

然后如果我们不起座,继续坐……一切又回归安宁,这种寂止比寂止还要寂止,就是像不存在一样,我们的身心都像不存在一样,这个就是灭尽定,也叫「想受灭定」,就是想法和觉受都没有了。

那么初禅是四个禅,就是前面的禅定——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四个禅;四空定——「空无边处定」、「识无边处定」、「无所有处定」、「非想非非想处定」又是四个,四个加四个是八个,这个就是「四禅八定」。

然后再加上后面的这个「灭尽定」,这个叫「九次第定」就是一共九个定)。你再怎么修,只要你是本师的弟子,你再怎么修,无非就是这九个定而已。

那么在座的师兄里,基本上我们对于九个定都有所经历可能这个师兄这个定偏多一点,那个师兄那个偏多一点,因为我们这所有人以及整个法界的修行者,再怎么修禅定,无非就是在这九个定的范围里面而已。

所以我们这样理了理,大家就可以对照一下,,我刚才入的算是几禅,是个什么定?你就清晰了明确了。

所以修禅定,就不再是一头雾水了,他很清晰。你可以说是九个格子,九个圈圈,或者九级台阶,其实挺简单的。

那么修禅定呢,也是向内心深处走,所以也叫「内观」

我们的五天学修作息时间表上讲,叫内观静心内观。南传也喜欢把修禅定称之为内观内观:向内观,就是往内心里走。

所谓的修禅定,就是我们不再向外看了,闭上眼睛往内心走,内观,这个就是修禅定。那么观到极致,我们知道,「观」也消失了,就会越来越静,非常静。

每一次禅定打坐,怎么样算有所收获呢?对于初学者而言,这一个小时你熬下来了,不管你怎么疼怎么麻,你熬下来了,这个也算你的收获,对于初学者而言,腿功的进步也算收获。

那么对于中期的修行者而言,我又多经历了一种三昧,我又多开发了一下神通,我的神通在层次上变得更加地微细了,更加地精微了;我在开发神通的过程中,又破除了一些迷惑,又开发了智慧,或者我在禅定中跟圣者链接,他又点化我了,这些也算是我们的收获。

那么还有一种收获,就是我刚才入到「四空定」以及「灭尽定」了。最加强我们定力的地方,就是「四空定」和「灭尽定」

就是哪怕话筒到你那儿,你没有任何东西可讲,你迅速传给下一个师兄了但是你刚才坐的这个过程中,你一段时间或者所有时间,你都在这种空的状态,在无所有的状态,在非想非非想的状态,或者在灭尽定——身心泯灭的状态,这都是收获,大家知道吧这都是收获。

不是说我看到什么了才叫收获,看不到我就很沮丧,不是这样的啊。

那么当然我们最大最大的收获是一次又一次禅定的积累,使得我们不停地提升腿功,然后不停地勘测我们内在的那些神奇

因为这些唯心所现的如梦如幻的东西,它也是心的妙用,我们每一次看到它,或者我们听其他师兄讲他的节目啊,他的故事啊,他的境界啊……有的我们没有经历过,觉得好好玩儿是吧?这些体验让我们感觉美好,这些都挺不错,我们要享受其中。

其实,正因为我们在本体上是一体的,所以其他师兄的这些经历和经验,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经历和经验,比如说:昨天启语师兄描述那莲花倒着下来了,光从上面进来……你也观想那个就是自己呀,经历的,就是在帮你经历呀,对吧?

哪一个师兄他在分享节目的时候,那也是我们的体验啊,体验变多了,经验变多了,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圆满我们就怕见识少,见识多了,我们的心就会被撑得很大。

还有确实一次又一次反复地修禅定,尤其多多地链接圣者,有的时候圣者以来加持我们,有时候他跟我们同体加持我们,有的时候他给我们讲法、讲偈颂,这些也是加持,这都很好。

所以禅定呢,是修行者比较高级的快乐,希望大家学会享受它,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就想:哦,这九个范围,四禅八定加灭尽定九个范围,只要我徜徉在这九个范围里,我就在修禅定。

你就这样一次又一次,反复又反复地一直做这一件事情,慢慢地该经历的都经历了,无量种三昧你都经历了,慢慢地你一看,,已经修得可以了。

那么在座下你会有鲜明的体验,就是你真的修得不错了,你在座下你最受益的就是,观一切真的不是真的了」。就是眼睛看到什么,耳朵听到什么,不像过去那么粘著了,都真的是如梦如幻

然后别人骂你一句,夸你一句,你也不会那么情绪化了然后在生活中,你会更多地随顺他人,会更多地随缘,这些都是修得好的表现。

好,我先说这么多,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。

师兄1:今天说一句话,说「息灭贪嗔痴,勤修戒定慧,圆满释觉悟,究竟还回来」(释就是儒释道的释)。就是说,修成以后还会再回来。

老师:其实从这个因地起修的角度,确实禅定也是息灭我们贪嗔痴最根本的一个方法。因为我们可以仔细剖析一下,贪嗔痴为什么会产生?

其实是因为著相,那我们总是修禅定,尤其你总是往「四空定」和「灭尽定」那儿修的时候,你就变得不再著相

看到相就比较麻木,一麻木了,你就不会再贪;一麻木了,别人在批评我们的时候,或者遇到逆境的时候,也不会起嗔念或者抱怨之念。

那么经常处在「四空定」和「灭尽定」的地方,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本体和本源所在的地方经常在这个地方,你自然就有智慧。因为所有的智慧,其实都是来自本源的智慧(我们知道)

著在相上,就是无明、愚痴;一回到本源,就是智慧、就是圆满、就是菩提。

所以,其实本师在无数的经典中强调禅定的重要性,就是因为它是破除贪嗔痴最有利、最根本的手段,因为它是在本体上破除的。

「贪、嗔、痴」归纳为两个字就是「相」,那么禅定让我们无相,天天无相,到最后见相也无相,所以就容易破除贪嗔痴了。

那么贪嗔痴一旦破除,当下我们就会感受到自己「戒、定、慧」的状态这个戒定慧的「戒」呢,它不是执著戒相的戒,它是不起心动念的戒。

所以地藏老师也好,观音老师还有文殊老师……这些老师,如果他们化现为在家居士跟家人一起生活的时候,他不会制造那么多的对立,他不会过于执著今天初一,今天十五,今天怎么八关斋戒的日子,六斋日之类的,他不会执著这些……

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空宁、寂静、随顺,他更多地随顺家人。

如果我们把这个戒律持很死的话,其实你还在贪嗔痴的著相层面

你一定是很灵活,你抓住了那个空性的宁静的根本,这个才是

所以极致的戒,就是不起心不动念——家人让你吃肉,你吃一口肉,你不起心不动念,你就没有犯戒;让你吃肉,你说哎呀,这是肉,你就犯戒,这是从根本上讲的。

所以,如果我们剥离了贪嗔痴,就是一旦我们不著相,我们当下就是戒定慧

你看,不著相了,不起心动念了,戒持好了;你不起心动念了,定持好了;你不起心动念了,般若证得了」(般若是智慧的极致);所以不起心动念戒定慧当下圆满」了!

我们平常在家散修呢,心没有这样密集的定,大家来这儿虽然只修五天,但是这五天因为一天三座的缘故,密集地修禅定,我们就在戒定慧上会提升很多很多

尤其今天开始我们修止语,来到道场非常地安静,大家也能够感觉到这个性体的无处不在

到最后,我们要修到像观世音老师所讲的就是「色的当下就是空」,「五蕴的当下就是空」,「空的当下又是五蕴」,就两者完全灵活地交融着,你不起心不动念了,享受于其中,修到这种灵活的状态。

好,妙觉有什么要分享的吗?

妙觉师兄:今天妄念挺多的,其实我原来有什么妄念,我都能够做到知道它是幻不进去,有时候不由自主……

老师:这个「体」和「用」是一个东西「妄念」和「寂静」也是一个东西。

有的时候,你只要在这个禅定的状态里,即使起念,你不要当作起念,就好像随着水流淌,这个河水中有树叶、有落花的,这一直随着水一直流过去,就是这样流过去……

你的心不为所动,不要起个念哎呀,这是妄念,你一起这个念,反而不好。所以从「体」上自然起的这些「用」,就随它流淌,反正都是生灭的,一会儿就没有了。

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心会翻种子,比如说:修了一段时间,心很清净了,可能很多天一个念头没有;然后过一段时间,就从早到晚的念头无量无边,无论经行还是打坐……这都正常的。

你想我们的真体,祂遍及整个法界,然后每一片真体当中,这个真空里其实都含着五蕴它就是在特定的因缘下它就显化,显化不能说它不清净,因为它当下就是本体不显化也不代表它清净,只是没显而已。

就是把那个分别全打掉,以后再有妄念出现,也不认为它是妄念,不要把它觉知为妄念,而是感受妄念的当下就是本体

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常住——长期在小院,我们每一次经行都念同一个圣号,就是「药师琉璃光王如来」,念久了像咒语一样圣号也是这样,念久了,有时候念了,或者说叫念滑了的时候,你就这边念着圣号,那边打着妄念,两不耽误,这是很正常的。

但是有一个对治方案,就是你换一种念法,比如说:原来你念「药师琉璃光王如来」,你发现我念这个时候,完全不妨碍我打妄念,打得还起劲,你就可以改成「药师如来」,就换一种新的念法。

「药师如来」也是在念他,但是换一个名词,或者「药师琉璃光王」加一个f,就是换一个名词给它就是一个新的感受

就好像我们会有审美疲劳一样,我们念咒、念圣号也会有疲劳,念了的时候,它就是这样子的就这边念着,那边打着妄想,两不耽误,像两个车轮一样的。

但我们对治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你原来念这个,我换一个名词,或者说我原来只是普通念诵朗诵着念,我现在唱着念也会有效果

因为神经系统受到新鲜的刺激了,,他突然觉得很警醒,在警醒中,他就不容易跑偏了,不容易跑了,你可以试一下种念法。

师兄3:老师好,请问从初禅开始起修,直达真正的目的地真如那里吗?如果说到达真如的话,是不是就已经脱离出三界以外了?

老师:真如是不能被限定的。我们刚才讲的「九次第定」——「四禅八定」加「灭尽定」九个范围

但是「真如」是什么?真如在这九个范围当中,又在九个范围之外,你感受:真如既在四禅八定和灭尽定当中,又在四禅八定和灭尽定之外……真如是超越我们的捕捉的,也超越描述的,但是就在当下

那么我们在真如中,是不是就脱离六道了呢?不一定,看我们的证量。

证量高的人,在六道中,也在真如中;但是证量低的人,他把自己按在「四禅八定」、「灭尽定」里,他也依然有可能继续参与轮回……

就是心是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,这种彻底解脱,他连真如都不追求,他就像观世音圣者的《心经》描述的,他在五蕴和空的自由的流淌当中,他也不限定,他也不刻意地起修,那是已经修得比较圆满的、比较圆熟的人。

只要他说我还要修——只要他说我还要修,那么他跟至臻圆满还有距离。

观世音老师的《心经》,你没事可以抄一抄,非常究竟

描述的这个般若,其实就是六百卷《大般若经》的核心要义

其实就是「五蕴的当下即是本体」,「本体的当下即是五蕴」;「六道轮回的当下即是真如」,「真如当下即是六道」——这个地方是最微妙的地方

当然你这个问题也是特别好的。

然后除了那个《心经》抄一抄之外,《圆觉经》也可以学一下,就是圆满的觉悟之经——《圆觉经》。

师兄4:老师好!我觉得现在个人已经没有什么烦恼可以扰到我了,比如说:真的有一个情绪起来,我是闭上眼睛坐一会儿,立刻就特别清凉,一切都消失了,很空静。

但是当睁开眼睛之后,那周围人的烦恼还是在的我想知道,我们修行和现实生活怎么更好地结合起来怎么更好地把自己解脱,那周围的人怎么帮助他们?

老师:你之前是念「药师圣号」为主,接下来的时间,你可以念「阿拉巴佳那」为主,你往文殊的层次去修,就是一切都是玩儿。

你看「阿拉巴佳那」,第一个字「阿」代表无生嘛,既无生,这周围人是清净也好,烦恼也好,这都是不存在的

那么问题解决了,是不是?一无生,当下问题解决了。

今天我们在文殊院的群,发的是什么呢?这句话很关键:

诸佛世尊从无所生辄逮成道。

所有的如来、觉悟者,所有的世尊,从「无所生」这里迅速成道」。

——所有的如来、所有的觉悟者当你安处在「无生」的时候,当下成道,当下圆满

就没有周围人,更没有他们是否烦恼是否无明是否轮回

你看「阿拉巴佳那」,第一个「阿」——无生,就根本没生起,这些都是假的,都是幻觉,都是我们的幻觉,不要跟它走(不要跟幻觉走)。

因为你只要一跟幻觉走,你就起分别:他此时清净不清净?他贪嗔痴还是他戒定慧他究竟不究竟你就起分别

一起分别,其实我们就一直在降维度,一直往下降降降……但是你一观「无生」,你看一切平等平等,就一个无生,就一个本体,其他都没有的,这是超级稳定的定。

然后「阿」是无生「拉」字——清净无染离尘垢。你在无生中,是不是清净无染离尘垢?

然后,接下来是不是「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」你也不用再求我提高什么,我要成为觉悟者,你当下就是」,是吧?

然后,「一切不动,性、相无别,慢慢地就这样……

所以「文殊法门」可以结合任何相的法门来修,文殊法门(它)就是从「相」上往「般若本体」的一个拔高。

就是你修药师法门已经修得比较得力了(其实),就是身心内外都是清净琉璃光,声音也是琉璃光,这就已经相当于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阶段了然后这个时候你开始修「文殊法门」,往「般若」层级走,往「般若」里走,所有问题都消失了,是吧?

师兄4:

愚痴者自有“自囿”之乐,尊重他们的“自囿”之乐。——(观世音老师)】

我在「观音群」看到老师发了一段话就是说:尊重他人自囿之乐,老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?

老师:嗯,对。

师兄4:但是就像您说的,当看到尤其是亲人嘛,那他们苦恼的时候总是想去帮他们,所以就像您说的,就一再地降,一再地降,就降出不来……

老师:其实观音老师,他曾经赞美文殊老师说「文殊是圣者当中的圣者」。在究竟上,没有任何一位老师能超过文殊,观音也自愧不如的!

因为观音是很著相的,以前我们比较过,观音像什么状态呢?就好像陪着我们这些凡夫从因地修到果地圆满,他已经圆满了但是他非常了解凡夫的思维心、分别心,他就着我们的根性讲法,所以很贴合我们的心。

看观音老师的开示,觉得就是一个比我们修得好一点的大姐姐,比我们强一点,但不多,我们努努力,踮踮脚就能够得着。

但是文殊是谁?文殊是一个究竟你看不到形,摸不着首尾的一个如来

文殊是你没有办法勘测他,你只要抓他这儿,他就示现那儿,他永远不让你抓到他就是文殊都是观音的偶像,你知道吗?

观音只是比我们修得好的大姐姐但是文殊是我们难以超越的,他是真正的般若

所以,即便是我们听一些大姐姐的开示也很受益,我们还是要往更究竟的文殊那边靠,因为只有靠到文殊,我们才当下成就,当下就是如来」!

其实「观音群」为什么建立呢?有师兄问过。因为我们学院有很多初学者,尤其最近一段时间,来小院的初学者也比较多

那么初学者最适合的法门,基本上是「观音法门」和「药师法门」,因为比较简单易懂易上手

而且药师如来和观音跟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因缘很深,我们很容易从心底里接受他,容易跟他们同频共振,有共鸣,有感应

一有感应,大家有信心了,就卖力地修,其实它是一个入门的法门。

我们建「观音群」主要是为了初学者而建的,如果想拔高自身,一定是往文殊层面修。

像我们这些已经到达圣者级别的这些修得不错的师兄们,我们一定往文殊层面观音群的开示可看可不看,但是文殊群的必看!

师兄4:老师,我在家打坐的时候,尤其是很清净的时候尤其是左边的大臂和肩膀都会特别疼,但不是每次都有但是很多时候会这样只要打坐结束了,这疼痛就消失了……

老师:其实你啊,所有这些都是在消业你以后再疼的时候,你就念着「药师琉璃光王如来」,他就会给你治的

在相上的问题,还是找「药师如来」还是很快的,念着他就给你治,你就观想药师如来给我治,一会儿就好了。

师兄5:刚才老师开示,就觉得我们本自就圆满,我们本自就证量……

老师:嗯,是这样。

师兄5:假如说一个人,他要是不修的话,因为他不知道这是幻,他就当真当他知道这是幻的时候不用学那么多,也会打开。

老师:这个你说但是证量到的人,其实该有的都会有。

他只要当真的话,他就没证量。这个打开也很重要

以前有一个师兄问我说:那个农村老太太纳鞋底,纳也一念不生,见性了吗?

没有听过见性之法,纳一万年,还是不见性,因为不知道当下那个就是

就是我明白「这个是」很关键,是吧?我明白「这个是」了之后,我洗衣、做饭,我下象棋,甚至我去喝酒、吃肉,我都见性」。

不明白「这个是」,没有听法,一念不生一万年,还是那个样子该怎么轮回怎么轮回……

所以,开智慧真的很重要!

好,今天上午的共修就到这儿,大家休息一下。

醍醐

醍醐

《涅槃经》:“从佛出生十二部经,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,从修多罗出方等经,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,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,犹如醍醐。言醍醐者,喻於佛性。”

猜你喜欢